服务热线+86(755)26502545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微文小站

才感盛夏,忽而立秋

更新时间:2021-08-09 09:41:00点击次数:1206次



乳鸦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凉一扇风。

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桐月明中。


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吗?



立秋是一年之中第十三个节气,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虽说日期上是这么算的,但在气象学上,人们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22℃以下作为秋天开始的标志。以这样的标准来看,中国其实很少有地区能在立秋当天真正进入秋季。像是江淮一带,可能要等到9月才行。


到了立秋,梧桐树开始落叶,因此有“落叶知秋”的成语。从文字角度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俗话说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,立秋过后,夏天的燥热会慢慢褪去,昼夜温差逐步加大,凉风也吹了起来,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秋天正式到来。


虽已立秋,但天气其实还不是气候上的秋季,立秋凉风至,通常是北方人才能体会到的幸福,南方往往还是“秋后一伏热skr人”,并且雨水不断,除了热,还有湿的困扰。当立秋到来时,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很炎热,一时暑气难消,还有"秋老虎"的余威,故有“大暑小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”的说法,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,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,气温更酷热,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

立秋有三候



一候,凉风至丨立秋至,北风起,吹走盛夏酷暑里的热风,带来一丝凉意,风渐渐变得凉爽,不再像之前的那样热浪扑面。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,温变而凉气始肃也,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。




二候,白露降丨因昼夜温差,清晨有雾气产生,植物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小露珠。大雨之后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露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



三候,寒蝉鸣丨蝉生在伏天,立秋之后基本上就快到了生命尽头,所以叫声会更加的凄凉悲苦。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“知了、知了”的叫个不停,有诗《立秋》曰:


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

虽非盛夏还伏虎,更有寒蝉唱不休。





立秋习俗


晒秋:每年立秋,随着果蔬的成熟,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,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,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极少,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。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,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“盛典”,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。



贴秋膘: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。因为人到夏天,本就没有什么胃口,饭食清淡简单,两三个月下来,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。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吃点好的,增加一点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失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,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




啃秋: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,是指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,全家围着啃西瓜,秉承《诗经·幽风》“七月食瓜”的传统,停止耕作,迎接收获时节的到来。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,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,时逢立秋,将其咬住。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。




立秋歌谣



时到立秋年过半,可能有涝也有旱,男女老少齐努力,战天斗地夺高产。

早秋作物渐成熟,防雀糟蹋要常转。晚秋作物治追耪,后期管理不能软。

适时播种大白菜,炕土壅葱夺丰产。保护地菜筹建棚,底肥施足地深翻。

大积大造农家肥,割晒青草抽时间。林木果树管理好,摘下果梨去卖钱。

畜禽管理要加强,要紧预防牛流感。喂鱼注意多投草,鱼病防治至关键,坑内菱角采下来,继续管好藕苇芡。



END

深圳市星际电子有限公司

微信号:星际智能定位

12年专注于餐厅顾客定位系统

联系电话:0755-26502545




公众号二维码.jpg
扫码关注我们
堂食送餐找星际
又快又准高效率




星际智能定位 (编辑:xingji)